欢迎来到青岛炳斗拳法研究会官网- 青岛弘武清洁有限公司,服务电话:13678848186
产品展示
product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青岛炳斗拳法研究会

联系人:周涛    

电话:13678848186

联系人:张奎        

电话:13963965788

地址:青岛市北区舞阳路九号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武林丛谈
浅论螳螂拳的核心价值-危凤池
发布时间:2017-09-21   查看次数:1318

     二零一六年第七届国际武术节螳螂拳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办,现陆续刊登与我会有联系的专家学者在会议上的发言。


浅论螳螂拳的核心价值

                                                                              危凤池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武术在海外飘香已成潮流,丰富多彩的螳螂拳令众多武术爱好者陶醉。其具有深厚东方哲理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螳螂拳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源流历史、师承关系、拳理、拳法和拳谱,这是历代宗师心血结晶。我们应当包容、保留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真纯。如何维护螳螂拳的核心价值?除技法本质问题外,传承文化也是重点。在传承过程中,只有选择合格的具备道德修行的人,才能倾力相授以达至德艺的最高境界,承传螳螂拳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螳螂拳;核心价值;传承




   


 螳螂拳自发展以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和其他传统武术一样,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承文化,融入了历史发展的多种元素,是以修心养性,强身健体,技法实用与尊师重道为核心价值。


我在此不想详细论证以上论点,只想将香港和海外螳螂拳同门对此的一些观点供研究参考。


随着武术项目在申奥前后出现的问题,看到许多拳种为符合竞赛要求已渐变,螳螂拳到底是否受到影响?在香港和海外,经常听到一种言论,中国的传统武术已经失传。以南方来说,历史上的原因,解放前后有许多南派武术宗师纷纷来到香港。他们在香港发扬光大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在1970年,香港就成立了各门派为代表的国术总会,为推动发展传统武术而不懈努力。试想当时国内正处于文革时期,这方面我敢说是落后于香港。我不只一次地与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争辩!在北方情况不一样,许多优秀拳种依然传承下来。一种物品毁了就不存在,但身上的功夫是拿不走的,他们人还在,传统功夫在民间。


螳螂拳从山东省南传始于上世纪30年代,主要是七星螳螂拳罗刚玉,太极螳螂拳赵竹溪,以及梅花螳螂拳鲍光英。另外就是解放前到了台湾的李坤山、张祥三等名师。发展至今,海外传人不计其数,但基本上是保留了原风格特点。当然南传之后,多少也受到地方拳种特色的影响,但关键仍是以技法实用为核心价值。

在现代社会里,中国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已经走向竞技化、艺术化。传统螳螂拳也不适合于有规则的散打比赛。那么到底用什么标准来评价螳螂拳的优劣高低呢?我在香港是国术总会的裁判班导师,其评分标准可能是与国内唯一不同的传统方法。这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各传统武术门派代表人物协商研究出来的,是以形法、结构、功力为衡量标准,适合于任何传统武术比赛。与国内裁判以几套规定套路,用演练水平加难度分的方法不同,在比赛中评分就有很大区别。试想一个不了解螳螂拳的裁判,用竞赛套路的标准去评分,这就产生很大的问题。我曾经在国内一场国际螳螂拳比赛担任副裁判长,和体院出身的裁判长有不同看法。当我问他是否懂螳螂拳?有什么门派?风格特点如何区别?攻防意识重点在哪里?源流历史又怎样?他一句也答不出来。这样的裁判又怎能评价螳螂拳呢?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怎样才是真正的传统螳螂拳?在座的都是专家,这问题是否有些肤浅?我想说的就是开始提到的武术申奥前后出现的问题。例如太极拳,为迎合要求而变成体操式的难度动作,我敢说没有任何一个太极名家能做到!这还是太极拳吗?作为螳螂拳的传人、我们有责任继承发扬光大!近年来看到不少练螳螂拳的、追求动作花巧、优美和难度。把传统的东西搞得面目全非。如果为了适应比赛要求而改变螳螂拳的本质,螳螂门就要付出代价。




      近年来众多的螳螂拳名家到外国传播,除原较流行的香港、东南亚和台湾地区外、欧美国家大行其道。外国人追求的是地道的螳螂拳、技法实用为核心。中国传统武术在海外飘香已成潮流,丰富多彩的螳螂拳令众多武术爱好者陶醉。其具有深厚东方哲理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螳螂拳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源流历史、师承关系、拳理、拳法和拳谱,这是历代宗师心血结晶。拳谱里每个动作名称都含有深刻意义,这就是传统武术文化。但目前武术界为适应竞技而走向艺术化、体操化,螳螂拳也不断的创新发展,这本来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应当包容、保留住传统文化的个性和真纯。我看到一些创编的套路,没有一句是传统拳谱的名称。美其名是综合梅花、七星、六合而创编,实际上只是将表面动作结构凑合在一起,而几派螳螂拳各自独有的风格特点却没有了。

我在多年前发表的“山东螳螂拳近代发展概况”文章里面就提到,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和海外的螳螂拳同门曾经几十年没有联系,他们缺乏文字资料,之后只能自编拳谱,这在本质上已有很大改变。例如凤凰三点头,变成了弓步冲捶,马步冲捶、左封右崩捶三个动作,原来连环击打的意思没有了。又如五打连环劈,变成并步右推掌、震脚翘脚步右砍掌。要知道传统的拳谱都有特定意义,如玉女穿梭的玉女,就形容古代女子三寸金莲走路时姿态,以表达步法和身法的要求。又如霸王摘盔、擒发挫嘴巴,指明攻击方法和目标。这些都是螳螂拳的瑰宝!

如何维护螳螂拳的核心价值?除技法本质问题外,传承文化也是重点。武林界最讲究的就是尊师重道!在普及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指望每个人都可以继承和发扬,看看我们各流派的师承体系,能真正成为公认的传人屈指可数。练武以德为先,这是无可置疑的。试想培养一个学生,期间付出多少努力和心血,如果他不尊重传统,将原来的东西改头换面、东拼西凑、巧立名目、自成一家,这能代表螳螂拳吗?我记得有位前辈说过:“先像师而后不像师”。等于练字,先模仿后熟练,进一步自成一格。问题是有些人懂点皮毛就自以为是,不尊重传统。所以,在传承过程中,只有选择合格的具备道德修行的人,才能倾力相授以达至德艺的最高境界,承传螳螂拳的核心价值。

我今天在螳螂拳发源地讨论这些问题,并非班门弄斧,只是实话实说。不能否认现代社会将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去发展,也欣赏国家依然为武术申奥继续努力。我只希望作为螳螂拳的传人,我们有责任将这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下去,为弘扬螳螂拳而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危凤池——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执委、国术裁判班导师,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总会主席。

上一条:[观 剑 篇]
下一条:[六合螳螂拳研究-赵国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