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炳斗拳法研究会官网- 青岛弘武清洁有限公司,服务电话:13678848186
产品展示
product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青岛炳斗拳法研究会

联系人:周涛    

电话:13678848186

联系人:张奎        

电话:13963965788

地址:青岛市北区舞阳路九号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武林丛谈
如何走出传统武术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7-05-17   查看次数:1288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与广大人民的不断总结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但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人们的意识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

误区之一:被艺术化的传统武术。

武术的产生,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与其它文化,如儒、道、佛、兵家、阴阳和传统医学都有密切联系,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传统武术从其产生到现在,始终是沿着表演和技击两条主线发展的。试想,一位优秀的技击家,而其示范的动作却不堪入目的话,其技艺也高明不到哪里去;而一位优秀的武术运动员,无论其动作多么精彩,而不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话,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花架子。在传统武术的结构体系中,表演与技击的内容是相辅相乘的,在传统武术的训练中,不仅拥有很强的可观性,而且拥有庞大实用的技击内容。不过在当今社会,传统武术用于搏击的机会越来越少,技击的内容渐渐被艺术化的成份所淡化,加上媒体的宣传效应和国家体育竞技的导向,使武术的花哨东西占了主导地位。如竞赛套路中的高难度的空翻、空中转体多少度,动作幅度的夸张程度,从严格传统武术意义上讲,是违背了传统武术的实用原则。更何况传统武术不是单项技能的叠加,而是一项综合运动,片面的追求武术中的高、飘、旋的圈数多,过份重视规定套路,量化规格标准,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

如果竞赛套路作为武术普及运动项目,对普通人来讲又显的过于困难。因此,只能用于竞赛和观赏,那必然又失去了一大批武术爱好的群体。这样的武术单单用于表演那无可厚非,但长期占据人们的思维空间,传统武术的概念渐渐被这些花哨的东西所取代,怎能不让广大群众产生“传统武术老去”的感叹呢?长此以往,传统武术剩下的仅仅是一张空壳子而已,而其精髓的内容体系,却被人为的割裂开来,永远也不会让广大群众体会到她的博大精深,这和童话中“皇帝的新装”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指出,现在的套路表演是基于传统武术上的再创新的过程,它与传统武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并不能取代传统武术的历史地位。

误区之二:传统武术的技击性降低。

传统武术的产生,不排除其中有虚花的东西存在,但大多数是广大人民在战争和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不断积累发展起来的,许多技术体系甚至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性是不容质疑的。

但为什么传统武术不能走上擂台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竞技与搏斗是有区别的。尤其是传统武术的技击内容,是源于生死格斗的环境,而不是针对竞技而创编的。因此,许多简单而赋有毁伤性的攻击动作在竞技规则的制约下便无从发挥了,不过竞技的成份在传统武术中是早已存在了的,只是为了特殊的需要,而将竞技所需的部份从新提炼总结罢了。二是社会的发展,降低了传统武术的技击效能。以前的社会,处于冷兵器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习武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现今社会,人民生活稳定,已没有必要为生死而进行搏斗,除一些特殊行业择取了传统武术中的搏击内容外,如特种部队、武警和公安部门等,而大多数的武术技击精华只能散落在民间低迷发展。三是国家的扶持与倡导不同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体育部门,扶持和倡导的是现代竞技搏击,从人力到物力,传统武术几乎得不到任何投入,有的无非也就是一些挖掘整理的统计性工作。试想,人们生活已安定,有谁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人比武;另外,没有经济与各种保障作后盾,受伤和各种意外对于个人来说又怎能承受得起呢?最终的结果,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很沉重的负担。四、专项训练的缺乏和规则的局限性,使传统武术走上擂台还有一段距离。各种规章的约束,使不同门派的击打技术受到制约,如果按照竞技技击的规则进行比赛,那比试的依然是现代搏击的内容,许多传统武术便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另外,传统武术习练者也缺乏技击的专项训练,如果非要上擂台进行切磋的话,对于一个没有经过这方面专项训练的传统武术练习者来说,又怎能不败呢?

现代竞技搏击根植于传统武术,即有继承,又有发展,与传统武术并不相悖。但它只表述了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技击内容的一部份,而不能代表其全部。如果有机会让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在共同的环境下发展的话,在相应的规则条件中进行比试,那“传统武术是否能够走上擂台”的话题将不再是争论的焦点。

误区之三:传统武术扑朔迷离,虚假武术充斥武坛。

初练武术的人,往往投师无门,而引导他们步入武坛的主要是各种广告,而广告上宣传的又言过其实,似乎只要到他那里学习,都能成为武林高手。孰不知,人的能力和素质是有差异的,最终能否成为高手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良好的教学水平。

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有很强的亲合力,而很多人就抓住了人们心理上的弱点,推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拳术。单从煅练身体的角度出发,那本无可厚非,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则贯以各种名目的师承来历,其实那都是他自己的伪作而已,仅仅是为了赚钱和欺世盗名,即使知道内幕的人,也很少有人愿意站出来揭露其行为,更加使其有持无恐。如果说造假货者可恶,那造假拳者更可恶,他不仅扰乱了人们的思维,更欺骗了大多数善良的习武者。如未得到真传,学艺者怎能不高呼“上当”呢?久而久之,传统武术“无用论”渐渐漫延开来,这对于低迷的传统武术更是雪上加霜。徒手搏击的蛮荒时代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肢体的运用在冷兵器时代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已被人们发挥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现今存在的各种技击形式,在传统武术中去都能找到其存在的影像,并且犹过之而无不及,在失去了技击创造的原始条件下再进行创造的各派新武术,其生命力将大打折扣。

传统武术由于长期受封建毒素的侵蚀和武术人本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使中华武术陷入神秘不复主义。按传统的训练方法,培养出具有实战能力的运动员所付出的代价太大,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成本太高,效率低下,以至于许多练武者望而祛步。做为一门传统武术的继承者,如没有久练的实践做基础,其写出的文章可读性也不会强。现在的许多文章,要么谈的是玄理,要么争的是正宗,这对于研究传统武术来说是一手败笔,引用毛主席的一名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是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学练一门拳技,待有心得体会后,再写出点东西进行交流,这于人于已都是一件好事。

误区之四:功法扑天盖地,大有取代传统武术之势。

传统武术含有功法的内容,但功法却不包含传统武术。功法层次练的再高,如果不与武术相结合,也只能称为养生家。而偏偏有许多功法者,非要把自己说成是武术家,似乎功法蕴藏的能量,在不用技击的情况下便可“不战屈人之兵”,那只是“一厢情愿”的痴想而已。

许多练武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功法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并且练功不像练拳,它在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便可获得异想不到的效果,这本身就是一种误解。俗话说,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采用科学的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可行得。练拳获得养生的效果,正如《古传少林行功拳谱》所载,养生是通过化拙,易筋,易骨,洗髓的过程而得到加强的,达到拳功的有机结合,是体用结合的完美组合。八极拳中也提到: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势练五行周身含;六练暴呵气功到。可见练拳与行功是相辅相承的,如果割裂开来单纯的谈气功或拳术都是不全面的。

功法在推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金钱的冲击,这就让许多想获取经济利益的人,玩起了“气功大师”的把戏。前不久,江苏审理了“沈昌”特功大师案,使其在法律面前原形毕露,而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千千万万个“沈昌”,继续推行着这种或那种伪气功,甚至连“邪教”本质的伪气功也要出来跳一跳。笔者曾与多位老拳师谈及此事,老拳师们淡然一笑,不置或否,真正练习传统武术的人也从来没有被其蒙骗过。

为了走出传统武术的误区,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统一思想,充分肯定传统武术的价值。用邓小平的一句话讲:“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是有利的,不要把大部份的精力放在无休止的争论上,本着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传统武术的挖掘研究整理,使传统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得到普及。二、实事求是,还传统武术真实面目。传统武术做为一种文化,拥有很高的产权价值,别人在末深入掌握它的情况下,是无法盗取的,但在推广传统武术的过程中,要讲明哪些是艺术部份的体系,哪些是技击部份的内容,拓宽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三、加大投入,扶植传统武术。这一点需要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在没有经济作后盾的情况下,传统武术是很难走出低迷困境的,用一名老话讲就是“穷文富武”,国家不仅需要竞赛套路的投入,更应注重加大传统武术的资金投入。四、加强交流,提高技击水平。首先应出台相应的竞赛规则;其次要多组织各种类型的传统武术对抗比赛,让传统武术呈现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再次对技击内容要不断的总结和归纳,探讨全面提高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途径。五、严格把关,杜绝媒体虚假宣传。对各种广告内容,宣传部门要广泛进行调查,最好由公证处公证,并设立投述反馈信箱,超过投诉比例的广告应拒绝刊登,并交由法律部门进行处理,使虚假武术受到法律的监督,给习武者一个清静的环境。

作者:大成拳

上一条:[浅论走向世界的传统武术的几个问题]
下一条:[浅谈枪法的[拦、拿、扎]]

关闭